2009年6月5日 星期五

挖坑之前(零)前言

挖坑之前(零)前言
  在寫作之前,重點是你要知道自己寫的是哪一種文體,並且該向哪些大作看齊,而不是只閉門造車、井中觀天。
  有這麼一句話說得特好:「可別以為你那狹隘的目光看到的就算是全世界!」(©變身一二三)尤其國內年輕一輩都有這個問題。就看星光大道,國內的選手只會聽華文流行音樂,但英國的星光大道,連個大嬸(指Susan Boyle)或手機銷售員(指Paul Potts)都能唱經典的歌劇、音樂劇。因為他們生長在那樣的文化背景,浸淫在那樣的音樂環境,是以他們的一鳴驚人,都不是什麼奇蹟,他們缺的只是一個上台機會。
  相反的,國內的情況則是都關在自家,以為看了點書,有了點想法就可以寫故事。但寫出來的東西一點深度也沒有。那當然了,人生的經驗不足、歷練不夠,甚至看得東西都不夠。當你人生經驗只有考試升學時,要怎麼寫出愛恨情愁、刻畫人性的故事呢?當你熟悉的世界只有蕞爾小島時,又怎麼可能架構出龐大的世界?
  再來是很多寫手都缺乏一種野心,以為把自己想講的故事講完就算了,或更有甚者,羊遇過一個寫手忝不知恥的就說「就想寫來出書,賺點外快而已」(重點是他寫的完全不行啊……)。
  那麼寫手該有怎樣的「野心」呢?
  一個寫手該要有的野心,就是目標寫出可以被人討論的「經典」。
  宋代大文豪歐陽修,晚年對自己平生的作品仍是苦苦修改、精益求精,連夫人也心疼他了,說:「何苦如此?尚畏先生嗔(嗔罵之意)耶?」公笑曰:「不畏先生嗔,卻怕後生笑!」身為寫手,一來要有寫出經典的野心,二來更要戰戰兢兢,認真對待自己的作品。用更直接的講法──要對自己的作品有「愛」!對自己的作品沒愛,又怎麼可能讓讀者感動呢?

blog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